農歷七月初七,人稱 “七月七”。過去每逢七月七,鄉村各家都要給男孩蒸“硯臺饃”(形似硯臺,上置白面做的筆、墨、紙、鎮尺等文房之物),希望男孩吃了能讀書有成;給女孩蒸...
又到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——芒種。 芒種字面的意思是:有芒的麥子快收,有芒的稻子可種。所以,在五月天,烤麥天。在一片片呈現土黃色的田野中,隨著收割機歡快地舞蹈...
風搖樹影水拍岸 柳絲嫵媚黃河邊 絮如煙 悠然飄散 燕呢喃 金梭爛漫 八方齊聚金沙灘 風兒歡 一線牽 彩箏咧咧舞云間 魚兒自在游天邊 蝴蝶翻飛舞翩躚 丙申金猴鬧的歡 鳳凰展翅飛在前...
近年來,韓城一些文化工作者在記述韓城歷史名人時,說韓城不僅在清代出了個狀元王杰,在元代還出了個狀元郝鼎臣。其實,郝鼎臣并非元代狀元。清乾隆年間編纂的《韓城縣志》中...
2014年12月,我市著名民俗學者郭德源先生的專著《韓城民俗》榮獲2014年度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獎,近日,《韓城民俗》又榮獲韓城市第四屆司馬遷文化獎二等獎。這讓潛心研究韓...
當然,文化受市場化、功利化的影響,標新立異已成時尚。給民俗研究插上個“元代”或“蒙古人”的尾巴,可使其在“異”味中凸顯獨特,從而產生眼球效應和轟動效應。事實也正是...
《申報書》中關于韓城行鼓起源的論述,大約出自《韓城文史資料匯編·第十七輯》(1998年出版)中一篇介紹韓城鼓樂的文章。這篇文章有如下記述:“‘法王神樓’故鄉東莊老人閆高...
在《申報書》中,他們對所謂的“韓城行鼓”有如下描述:“韓城行鼓歷史悠久,其起源可追溯到元代初期。元滅金后,蒙古騎兵為歡慶勝利,敲鑼打鼓,而成為一種軍鼓樂?,F今的鼓...
將糜子面和成稠面漿,攤在一種特制的鐵鏊中,烙成餅,當地人將這種餅,稱為“鏊兒饃”。 鏊兒饃兩面金黃,聞起來香,入口軟、筋,舌頭上的感覺是甜,滿口是糜子所獨具的香味。...
在明萬歷年間邑人張士佩編纂的《韓城縣志》中,曾對韓城民俗有如下描述:“南敦稼墻,北尚服賈?!彼陌倌旰蟮慕裉?,這個格局仍未改變。特別是改革開放后,隨著北原工礦、商貿...
Copyright ? 2010-2012 sxhcTV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 陜西省監督舉報平臺
韓城市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913-5218708 韓城新聞網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913-5308576
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(AVSP):陜備2018007號 | 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07號 省網絡舉報中心舉報電話:029-63907152
版權所有 韓城市廣播電視臺 未經韓城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陜ICP備07006170號